FPP模式。在《绝地求生》中即指有别于传统第三人称射击模式的第一人称射击模式。在三月初于乌克兰基辅结束的SLi绝地求生全球群星联赛中,即采用了FPP模式组排战斗为主要的竞赛模式。
随着《绝地求生》在风靡全球,各大赛事亦纷纷落地开花。而在《绝地求生》赛事愈来愈多的当下,我们也发现了其赛事鲜明地特点:大多赛事主要采用的竞赛模式为FPP模式,而非玩家惯常使用的第三人称射击模式。
Faze夺冠。不同于科隆邀请赛的冠军,Faze依靠自己的硬实力夺得了冠军。是什么降低了“吃鸡”游戏的随机性?
FPP or TPP,这是一个问题。
FPP与TPP的争端要从《绝地求生》德国科隆邀请赛谈起。作为《绝地求生》首次于国际赛事舞台亮相,德国科隆邀请赛虽算不上超一流电竞赛事,但也办得有模有样。然而在这次比赛中却有一个最重要的问题暴露了出来:依靠“苟”战术打法获胜的几率过高。此次赛事采用的即为第三人称射击模式。
科隆邀请赛的单排冠军正是依靠“苟”战术成功吃鸡的
尤其是在单排的第三局中,当毒圈刷新至海边时,与赛的绝顶高手都默契地选择靠着毒边徘徊,逡巡而不敢入。这无疑令解说与观众都感到索然无味。而决赛圈时爆发的密集战斗又令观众与解说纷纷表示两者反差太大,难以适应。
FPP,提升观赏性的良方?
虽然“苟”战术在《绝地求生》中是一种非常实用的获胜手段,也能够展示整个团队的策略与战术深度,然而在比赛中过于偏向此战术则会导致赛事的观赏度降低,进而造成赛事关注急速下降的结果。这想必是PUBG与各大赛事主办方所不愿见到的。
狭窄的视野加强了游戏紧迫感,沉浸感也同时得到了提升
正因如此,FPP模式逐渐变为了各类赛事的首选。只因相比于TPP(第三人称射击模式),FPP更好地转变了职业选手们的战术思路。举例来说,所有“吃鸡”玩家或许都曾遇到过互相卡点的情况。正所谓,敌不动我不动,一动就爆头。在TPP模式下,藏在树后的敌人可以相当安稳地获取外部消息,而FPP模式下受限于视野,双方信息差距进一步拉大。藏在树后卡点已不再成为一个万无一失的战斗方式,要想获知敌人动向就需探头进行查看,而这也大大增加了获取信息的风险。
FPP的问题也很严重,作为TPP改FPP的游戏,其FPP模式下的游戏体验晕眩感强烈,极具摇晃感
同理,FPP模式下的LYB和伏地魔战术也不再显得那么实用。你的视野将固定在前方区域内,从严格意义上来讲,整个地图上也不会再有任何一处安全之地。相比于玩套路的TPP模式,FPP模式下紧迫感与求生感重新占领了高地,比赛游戏节奏也将进一步加快,整场战斗的发生频率也从聚焦于决赛圈开始分散于各个时期。因为在FPP模式下,一位职业选手是无法或者如TPP模式下那么多的信息量的。信息量的减少则增加了更多随机事件的发生,也让比赛更加有趣了起来。在FPP模式的“吃鸡”比赛下,活到最后的一定是反应最快、枪最刚的选手,这不也是我们作为观众所希望看到的吗?
FPP模式下你可要注意自己的背后
战术思路的转变进而影响到了整体队伍风格的变化,更多的战斗与更为激烈的对枪场面开始在各大“吃鸡”赛事中呈现,这便是FPP模式对于赛事观赏性的提升。
也谈一谈FPP的竞技属性
首先,我们必须得承认的一个点是:《绝地求生》并不是一个多么依靠于钢枪的游戏。时至今日,官方仍在针对枪械的弹道、后坐力等进行平衡性调整。在竞技性方面其自然无法与《CS:GO》等FPS佳作抗衡。但FPP模式的出现,却在直观的战斗层面上给予了玩家以全新的感受。
提到竞技性,在射击游戏领域我们无法绕开《CS:GO》。作为一款优秀的FPS游戏,CS这个系列已有了长久的积累。横向比较《绝地求生》与《CS:GO》,前者竞技性较差,后者可玩性上较弱。作为FPS游戏的老大哥,《CS:GO》同样是一款第一人称射击的游戏,在游戏中,听声辩位、熟悉地图、熟练使用投掷物,不仅重要,还是你赖以获胜的重要手段。当然,这也是《CS:GO》对于所有新手玩家不够亲和的地方。类似于《守望先锋》初上线时,玩家普遍传诵的梗:“我在哪?谁杀了我?”一般,在《CS:GO》中,新手玩家也会有这样的感觉。
不仅《CS:GO》,硬核射击游戏《彩虹六号:围攻》同样需要玩家对于地图有深刻的理解
第一人称下的真实感与沉浸感固然提升了玩家的游戏体验,但是无法如同第三人称模式下直观看到整个游戏角色所处的环境则会令玩家失去空间感。在《CS:GO》中,对于地图的熟悉是每一位想要玩好他的玩家的必修课。而对于《绝地求生》来说,巨大的地图如果只能固定让玩家采用FPP模式进行了解,显然不够现实。
也正因如此,TPP模式下的《绝地求生》才能成为主流。而FPP模式所面对的用户则是需要在绝地岛上获取更强竞技体验的玩家。由目前的《绝地求生》竞技赛事来看,不仅SLi绝地求生全球群星联赛采用了FPP模式,更多的比赛也开始纷纷采用FPP模式组排作为主流竞技模式。
没有卡视野,拒绝伏地魔。FPP模式带给《绝地求生》的虽然只是一个视角的转变,加强的却是整个游戏更具竞技性、对抗性的蜕变。
IEM卡托维兹为中国队参赛的首个FPP模式大赛,却未能取得很好的成绩
在《CS:GO》中我们能够看到高手以静步方式走向敌方狙击手,然后一刀结果他的性命。这样戏剧性的场面在TPP模式下的《绝地求生》中几乎不存在绝地求生,第三人称的广阔视角令任何一个基本熟悉“吃鸡”游戏的玩家都变得“手眼通天”。蹲在墙角安全地观察着外部并适时放冷枪成为了所有玩家的主流打法。可惜的是,这种玩法虽然适合普通玩家用以满足成就感和击杀快感,却无法在赛事中带来极具观赏性的效果,也令顶尖玩家在越来越雷同的互相卡位中磨灭对于这个游戏的热情。
而这个时候,FPP模式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一种解决方式。
在外网的一篇针对FPP模式与TPP模式讨论的文章中,作者提及:“TPP模式能够给予玩家安全的获取信息手段,这使得整个游戏本应激烈的战斗场面仿佛撞上了缓冲垫。这种低风险高回报的方式没有人不会喜欢。”文章同时也提到:“在TPP模式下,玩家只会通过在地图上伏击获取胜利,这样的玩法限制了选手个人的潜力以及实力发挥。”
(文章内容参考:《FPP vs. TPP - Which is better for competitive PUBG? 》)
面对诸如此类的问题,虽不能说FPP定是一剂良药,但至少却是一道不错的处方。
降低随机性,让比赛燃起来
众所周知,《绝地求生》是一款随机性极大的游戏。毒圈的刷新便是对于游戏进程影响最大的一个随机事件,在游戏后期,毒圈的刷新往往决定着一个人或是一整支队伍在比赛中的生死。由于随机性可以过多得干涉到游戏进程,这其实与电子竞技的竞技性相互违背。
你无法想象在《星际争霸2》中由于地形塌陷而导致对方的分矿丢失,于是你获取了胜利;
你也无法想象在你《DOTA2》中你选择了矮人火枪手但却在经过河道时被涨起来的河水淹死。
而在《绝地求生》这款游戏中你的确会有这样的忧虑,先不说遭天谴的轰炸圈,单单是到了决赛圈时两个人屏息凝神的对峙中,如果毒圈刷新点在他所藏匿的树后。那么,这就几乎告示了你本场游戏的结束。
毒圈的刷新凸显着这款游戏最大的随机性
因为在TPP模式下,躲在树后的敌人可以轻易获知你的信息,当你准备为了生命而跑毒时,他可以轻易拉出身位击杀你。
而在FPP模式下,这一切都有了改变。即使是在优势的情况下,只躲在树后也不能保证你的胜利,反倒会使得你更加危险。只有主动的进攻才能帮助玩家获取到更多的信息,而这不仅令比赛变得更加好看,在感官刺激方面当然也会令玩家的肾上腺素飙升。
结语:
其实综合来看,《绝地求生》的赛事依然有着诸多问题,从最基本的线下赛落地来看。赛事办多久、场地需求如何满足,中小型赛事难以立足如何建立良好的职业选手晋级通道,线上赛事又该如何遏制辅助插件或外挂?这些最基本的问题依然困扰着《绝地求生》。
同时,如何帮助观众度过无聊的落地后的缓冲期?决赛圈频繁的战事令人目不暇接的问题又该如何解决?显然,这些问题在逐渐增多的“吃鸡”赛事中逐渐被暴露出来。但令人高兴的是,这些问题也在逐步得到解决。
《绝地求生》赛事依然存有诸多问题绝地求生,但它仍在努力解决
就比如我们现在所讨论的FPP模式,不正是用以提升《绝地求生》竞技性与赛事观赏度的一剂良方吗?
原文链接 → 第一人称还是第三人称?不同视角下的绝地求生